博鱼全站十大房企老板的2022
这一年,多名已沉寂多年的房企创始人重新拿回权力权杖,全面掌舵公司;昔日声名显著的地产大佬逐渐“闭麦”,忙着奔走于投资人与一线公司间,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部分地产老板则选择激流勇退,放手予职业经理人,等待新生力量交出答卷。
中国房地产报称,在行业规模退回5年前、房企遭遇缩表出清生死之战的2022年,这些地产大佬挣扎求存与奋力一搏,为市场描绘出比过往更加深刻的定格画像。
与同行们一样,融资收紧、销售下滑、评级下调等挑战碧桂园也都一一经历,难能可贵的是,该公司至今仍保持着良好还款记录,成为民营房企的一道信用防线日举行的碧桂园月度管理会议上,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短时间内企业如何挺过“寒冬”?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正确的事。
这也是杨国强在今年多次强调的,“‘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努力才能冲出困境”“不能等、不能靠、不能要” “以前做不到的,今天有可能做到。今天做不到的,以后也有可能做到。”
实际上,今年刚开年之际,碧桂园管理层就判断2022年市场形势仍然严峻,强调要有归零思维,过紧日子,每一步都要走正确、做正确的事情,做确定性的事。
今年前11月,碧桂园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为4412.9亿元,继续稳居行业首位。11月24日至12月2日博鱼最新,不到10天时间碧桂园已获得了10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杨国强认为,地产行业的曙光已经显现,公司要做的就是积极跟进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树立信心有所作为。
在万科2月举行的集团年会上,一向以“稳健”形象示人的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直接抛出了“黑铁时代”论断,为这一低迷的态势写下注脚。他直言,2022年是万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为了减少浪费,营造节表缩食的战时氛围,郁亮还表示,助理给自己定机票时不会买头等舱。能省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传达的信号很重要。
这些年来,郁亮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热词创造者,“活下去”“黑铁时代”“春天的活法”等词都源自郁亮。在这些词大热之后,行业内的确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让业界见识到了万科的前瞻性。或许万科能够在“危”中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安”,离不开郁亮对行业走向的洞察,以及居安思危的筹谋。
2022年5月,随着融创官宣一笔债务出现实质性违约,继联想、顺驰后,孙宏斌遭遇了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第三次危机。这一次,孙宏斌依然没有放弃,在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孙宏斌一直奔走在化债路上。
11月,融创终于迎来转折点。中信信托与华融收购了融创上海董家渡项目股权,并引入以浦发银行牵头的6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进行注资,新增融资总量将超120亿元。
而上述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从董家渡项目开始,AMC机构股权融资纾困融创的模式跑通。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12月,陕西金资与融创就咸阳森屿城项目的融资合作也已完成;东方资产与融创中国就武汉桃花源项目达成融资合作,融资总规模33.11亿元。
金融机构在项目层面对融创资产进行盘活的同时,融创终于公布了迟到大半年的年报。和年报一同到来的,还有融创的境外债务重组公告。目前,融创已向债权人小组提呈初步重组框架。
对于融创来说,未来面临的关卡还有许多,但对于2023年,孙宏斌仍抱有期待,他在2021年年报主席致辞中表示:“相信2023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向好,房地产市场也将快速恢复稳定,这将有利于缓解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那一刻再去调风险已经来不及,一定要在没看到冰山的时候有所应对。”在2022年龙湖集团中期业绩会上,吴亚军如是表示。
稳健审慎——这是龙湖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也是掌舵人吴亚军身上最大的特征。在最艰难的时刻,龙湖和吴亚军同样靠着这样的理念度过了“黑暗时刻”。
同样靠着这样的理念,且基于良好的基本面,龙湖的融资渠道也一路畅通。先后拿下首笔中债增担保债券、“第二支箭”首单和“内保外贷”首单。
然而单纯的稳健并不是吴亚军唯一的追求,在这背后,她也不忘给龙湖囤积粮草,以备后需。公告显示,9月至11月,龙湖通过招拍挂、收并购方式共取得12宗地块。
在投资人会议上,吴亚军表示,公司就像一个杯子,资本市场就是透过灯光博鱼全站,投到墙上的影子,资本市场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好不好,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我非常相信龙湖的团队,他们做的都是长期思考,而不是忙于应付。”吴亚军认为,2022年公司的利润仍然会稳中有升。
而关于未来发展,吴亚军坦言,她会关注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生意逻辑、能否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最近一个公开行程是,他在香港会见中银、工银、农行、国开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了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现金管理、可持续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基建投资等话题。再往前,颜建国还先后拜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沈觅等政府官员。
在中海2022年中期业绩沟通会上,颜建国告诉投资人,“未来几个月,我们会保持积极姿态,全面撒网,希望有更好项目能够进来。”中海行政总裁张智超补充称,截至今年8月底,中海已经筛选了400-500个项目,“基本上每周、每两周都会在集团层面推进研判。”
根据中海公告,今年1-11月,中海收购土地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631万平方米,应付土地出让金约881亿元。在最受倚重的城市北京,中海通过四次集中供地,累计获得8宗土地,总地价约314亿元。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海新增土地货值1787亿元,排名行业第三,仅次于保利发展和华润置地。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以来,中海已连续3个月位列新增货值榜TOP 3。
颜建国回归掌舵以来,中海的销售业绩从2016年2106亿(港元)上升至2021年3695亿元(人民币),销售、投资、融资全面提速,一改中海过去的保守面貌,逐渐摘下“掉队者”的帽子。
正如颜建国所言,行业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竞赛,一大批企业已经退出赛场,一批企业在咬牙坚持,一批企业在第一梯队领跑
此时此刻,或许没有人比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对“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充满时代感的口号有更深切的感知。他亲自挂帅的“粮仓”深圳大区,一场抢收闪电战正在打响。
12月23日深夜,华润置地深圳大区最新获批入市的新盘润晖府发布销售方案,将在8天内完成登记、审核、冻资、摇号、选房、签约等一系列销售动作,并将12月31日定为最后的签约日期,抢收意图明显。根据经验,走完这一套完整流程,通常需要半个月时间。
这样的冲刺状态,华润置地已经持续了一年。在今年年初的经理人工作会议上,李欣就提出,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整治宽松软”等为抓手,全面完成2022年业绩目标和管理目标。
今年前11个月,华润置地累计实现销售金额2517.3亿元,同比下降7%。纵向对比,华润置地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同比降幅为26.6%;横向对比,据克而瑞统计,今年1-11月,百强房企的销售金额同比降幅为42.6%。
李欣曾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再造一个华润置地”,即到2025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权益签约额和租金收入双翻番,这项基数分别是2850亿元、128亿元。
今年5月,李欣正式接棒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获委任为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华润置地进入“李欣时代”。
11月15日,标普一纸降级揭开了绿地控股违约的事实。在没有展期的情况下,绿地控股集团没有偿还于2022年11月14日到期的3.62亿美元高级票据的未偿还本金,而标普也为此将绿地控股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CC”下调至“SD”。
11月25日,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称已对其发行的9只境外债券(共计32.41亿美元)进行了展期征求,其中8只境外债券拟展期两年,已于2022年6月展期的1只境外债券拟展期一年。
张玉良表示,绿地控股将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企业瘦身和资源聚焦,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形成强劲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经营良性循环,坚决守住现金流安全的底线。
资金危机,张玉良并不陌生。2005年,绿地曾因扩张过猛而导致资金紧缺,当时张玉良果断降价、积极融资,最后得以安全着陆。彼时,张玉良曾对外表示:“(缺口)再大一点,我们就撑不住了。”
如今,绿地再度面临债务危机。现年66岁的张玉良,已“超期服役”5年。谁来张玉良?仍是这家世界500强最大的悬念。
11月15日,时代周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结束配合调查回归。针对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结束配合调查的消息,记者向泰禾集团内部确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多位接近泰禾的人士均透露,黄其森目前没有公开露面计划。此前,黄其森是行业内罕见的高调老板,在公司面临经营困难后,他忙于处理内务,对外逐渐闭麦。
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黄其森在忙什么?保交楼是泰禾的第一要务,也是黄其森必须集中精力交好的差。
一位接近泰禾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泰禾各地的多个项目已获得地方政府的纾困支持,将继续努力自救,全力保交付、保品质。”
在各地积极为房地产项目纾困的背景下,泰禾多个区域、多个项目已经获得不同形式的纾困支持。一个个项目正在脱离困境,泰禾的经营状况也正在慢慢变好。
从2021年9月向河南省政府提交“求救信”,到2022年2月“建业系”3家上市公司同时换帅,5月胡葆森把旗下两个核心文旅项目卖给河南当地国企,6月建业宣布河南省国资委成为集团第二大股东,再到11月建业裁员7000人。
这些美好的品质一度让建业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产一哥”,也使建业陷入耽于情怀、区域制约和机构臃肿的怪圈,在暴雨灾害、疫情肆虐和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影响下,这些劣势愈发凸显。经过这些艰难抉择,或许胡葆森已看清了前路。
2022年12月初,“跳楼”乌龙事件再次让这位话题人物站上风口浪尖。当天傍晚,64岁的许家印出席了恒大集团保交楼专题会议,就此打消了当天下午关于他的种种传闻。
即便恒大集团债务重组推进缓慢,恒大汽车难有起色,肩负“保交楼”重任的许家印,显然不会那么轻易下“牌桌”。另一方面,恒大也在加快资产处置步伐,包括近期将其持有的一块位于深圳市的商业地块转让给深圳市安和一号房地产公司,总代价约为75.43亿元。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本群是《房地产导刊》房导俱乐部成员交流专用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导刊》热心读者,房地产和配套企业从业人士、专家、学者,高端投资置业人群,以及对房地产政策、市场,感兴趣的人士。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交流中国房地产政策、市场、项目及城市运营、产业经济、特色小镇等信息,不定期组织热心读者、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互动沙龙等。